2022年1月12日 星期三

讀王勇「閃小詩」

 美在靈光一閃中

:讀王勇「閃小詩」

向陽

 


菲律賓著名華文詩人王勇兄寄來他的最新詩集《閃小詩3‧千島望星海》,囑我寫些讀後感。王勇是當代菲華文壇的重鎮之一,既是詩人,也是散文家、評論家,長期為知名報章雜誌撰寫專欄,著作甚多,詩作以小詩為多,這本《閃小詩3‧千島望星海》是他繼《王勇小詩選》、《王勇之後的力作

「閃小詩」,在台灣直接稱為「小詩」或「短詩」,多指十行以下、百字以內的短製詩篇。王勇別出心裁,為自己的小詩命名為「閃小詩」,以區辨於「小詩」之外,自有其用意。以收入這本詩集中的百首小詩來看,他的「閃小詩」短則四行、長則六行,字數少則十餘字,最多不逾五十字,「閃」因而有篇極短、字極少的喻義;從內容來看,這些「閃小詩」多從日常生活所見各種事物切入,是當前所見、當下所感,可能是「閃」過眼前的一景一物一象,也可以是「閃」過心頭的一念一識一悟,「閃」因而有《五燈會元》所云「如擊石火,似閃電光」一瞬即逝、即興而發的喻義。

更深一層來看,「閃」的還不只是篇幅之短、內容之即興而發,還在於這類小詩之美。以四到六行的極簡形式,以現象感悟的即興抒發,「閃小詩」追求的應是意境之美,如雪泥鴻爪、月下水光,也如雲在青天、翠竹黃花,以片段物象徵顯全貌,以斷裂思維傳遞寓意。「閃」因而是詩思、境界、哲理的整體呈現,耐人咀嚼,也閃耀智慧和啟示。

這正是我讀王勇的這本「閃小詩」詩選的總體印象。小詩易寫難工,要言簡,又得意賅;要抓住瞬間象,寫出綿長意;要在忽隱忽現中,直指本來面目。凡此都屬不易。王勇累積了前面已出兩本「閃小詩」詩選的創作經驗,在這本詩選中更見其靈光與力道。隨手拈來,多有佳構,如他的〈立場〉一詩:「十字架指向蒼天╱╱斜的是仰望的角度」,短短五行十五字,即盡得風流。「立場」是概念語,要以詩來表現、詮解此一概念,原屬不易,王勇首段以「十字架」為具象,以「指向天空」隱喻宗教的至極真理;第二段三行忽然逆轉直下,以「斜的╱是仰望的╱角度」三行,寫人們站甚麼立場,就會決定他如何看待真理,而傾斜的的角度,也往往導致真理的傾斜,此詩的諷喻力道於是浮現。

與此類似的,還有〈悟〉一詩:「煮明白茶╱茶開了╱論糊塗道道糊了╱╱揮揮手带走彼此的無明」。「悟」在這首詩具有多重喻義,字面上是開悟,因此詩中說「煮明白茶」;實際上是相互誤解,因此說「論糊塗道」;但本質上則是各自心中有個我,方才引發「彼此的無明」。這是這首詩在語意學上的趣味。但更進一步來看,「無明」則是「悟」的關鍵詞,「無明」有兩解,一是「無名怒火」,在詩中,你來我往,無法溝通、互不相讓,無名火起,各自散了,這是表面意涵,使本詩讀來諧趣十足。另一解則源自佛典,指的是不能了知現象真實性的原始愚痴,為十二因緣的第一支,是一切煩惱的根源。本詩以求道求悟之人往往因為我執而遁入「無明」,既寫「悟」不能心中有我,也寫愚痴則無以為悟,更見思想深度。

王勇也擅長以小喻大、以簡馭繁。〈打鼓〉一詩:「越打擊反抗的怒吼越響亮╱╱閃電在夜空揮毫╱寫下黎明前的╱驚 嘆 號」,首段以打鼓比喻政治打壓、權力壓制和一切外來的打擊,只會帶來反抗;次段則以閃電轉喻此一反抗的華麗和壯闊。兩個畫面相互對照,以小詩的形式寫出了史詩的壯麗。再如〈故鄉〉:「畫一個圓月╱在牆上╱把它望穿╱背面就是╱母親的臉」,更是佳作。圓月、故鄉、母親的臉,三者相互印襯、相互詮解,在彰顯「月是故鄉明」、「每逢佳節倍思親」的傳統文化意涵之外,更以「在牆上╱把它望穿」的超現實手法,將望月思親的悲痛表現得深刻淋漓。他如〈回音〉:笛聲╱吹出,蜿蜒的山徑╱猛然有顆松子╱跑下来,攔路╱嚇得整座山╱一大跳」,也都可以看出王勇揉合傳統漢詩意涵和超現實技法於一爐的火候。

美在一閃靈光中,我讀王勇這本「閃小詩」,有如沐春風、如見清泉的喜悅和啟發之感。這本詩選中的「閃小詩」篇篇出色、耐讀,展現了王勇在小詩書寫上的閃亮成果,放置在全球華文詩的小詩場域之中,光華晶瑩,絕不遜色。「閃小詩」做為王勇的獨門絕活,還有繼續開發、建構的絕大空間,只要王勇繼續寫下去,他的小詩美學必將更加深厚、更加寬闊,而足以璀璨發光。

2015/04/12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不妨一讀

序林彧第五詩集《嬰兒翻》

  在破折中翻身 序林彧第五詩集《嬰兒翻》 向陽   一、      這是林彧的第五本詩集,距離前一本詩集《戀愛遊戲規則》 ( 台北:皇冠, 1988) 出版,已有二十九個春秋。這將近三十年間,詩人林彧何以嘎然斷弦?這黃金一般的三十年歲月,林彧的輟筆,讓喜愛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