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屈不撓的生命力
:讀陳新吉回憶錄《馬鞍藤的春天》
向陽
馬鞍藤是匍匐性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長於海岸與沙灘,在最惡劣的環境中匍匐生長,儘管面對烈日曝曬、風雨侵襲、海浪擊打,蔓莖依然堅毅地向著四方拓展,逐步蔓延,在砂礫之地生湠出了綠原。春風一來,就開出美麗的紫紅花海,向沙灘和海湧宣示不屈不撓的生命力。
展讀陳新吉前輩的回憶錄《馬鞍藤的春天》,眼前浮現的就是這樣一幅馬鞍藤紫紅之花開遍海岸沙灘的畫面。在這本回憶錄中,他以自己的人生歷程為經,以白色恐怖年代的受難經驗為緯,寫出了政治受難者如何在黑牢之中奮勵自勉、在酷刑之下悲愴療傷、在人生最暗晦的道路上匍匐前進的故事。如今閱盡滄桑,他放下了屈辱、仇恨與憤怒,以平和之心、泱泱之筆,寫下了這本回憶錄,正像沙礫之地綠意盎然的馬鞍藤,為台灣白色恐怖年代留下了珍貴的見證之花,也讓我們看到了與他一樣的眾多受難者共有的深刻傷痕。
陳新吉前輩二十一歲被捕、二十七歲出獄,這六年期間,他歷經嚴刑拷打、羅織罪名以及目睹同監難友生離死別之痛,在重重死亡陰影的籠罩下,他也曾害怕驚懼、精神耗弱,回憶錄中所述情節,讀來令人驚悚;但即使出獄之後,他同樣因為曾為政治犯的緣故,繼續遭到統治者的迫而無以維生,在被監控、被干擾、被歧視的情況下,他流落街頭,四顧茫然,一度萌生自殺的念頭……。讀這本回憶錄,我們不只看到陳新吉前輩的苦難人生,也看到了白色恐怖年代台灣社會集體面對的苦悶、悲傷與災厄,一如他在〈自序〉中所說「我所寫下的雖然只是個人的親身經歷,但卻是白色恐怖時代的縮影」。就算這縮影已經蒙上時光的舊澤,依然如是鮮明不滅。
相對於大歷史的敘述,這本回憶錄以政治受難者的生命史呈現出來,有血有淚、有悲有喜,陳新吉前輩的文字流暢,不加矯飾,娓娓道來,更見真實;加上他執筆之際已過花甲之年,走過坎坷沙礫之路,看淡苦難,且能超越政治。以淺淡之筆,追述前塵往事,更令人動容。本書的可貴在此,既記錄了大年代中小人物面對威權國家機器與統治暴力的無可奈何,也記述了小人物面對威嚇、監禁、死亡與絕地的忍耐、堅韌和寬容。
黑暗終究會過去,光明終究會來臨;走過黑暗,方知光明之可貴。讀陳新吉前輩的回憶錄,可以讓我們了解今日台灣的民主、自由與人權因何而來,也可以體會眾多民主前賢付出的犧牲與奉獻,更可以鼓舞我們,繼志前賢,堅持正義,為台灣的民主、自由與人權奮勵前進。
2014/04/14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