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8月23日 星期二

寫在陳維斌《人生七章》音樂會之前

 

以真情寫人生,用真心愛土地

──寫在陳維斌《人生七章》音樂會之前

向陽

 


2015年音樂家陳維斌兄出版《台語歌曲集‧郷土篇》,囑我寫序,我以〈傳承台灣的聲音〉為題,說他撰寫的歌詞「就是他的愛、他的生命,來自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,也來自他內心最深沉的、最真誠的聲音。」這些精心撰寫的詞,通過作曲而成歌,則「有著美麗的色澤、溫暖的色調,優雅而又悠揚,足以燙平悲傷的心」。 

當時的陳維斌剛從日本回台,雖然在日本樂壇已有地位,在台灣則屬新人,歌曲集的出版,讓台灣樂壇和社會看到他的實力和努力,也鼓舞他要為台灣寫出更多作品的決心。此後他大概每隔三年就發表一個系列作品,從《醫心盜樂》、《大地之歌》到這次的《人生真情》。這三個系列,從他跨域醫者和音樂家的心境,到歌詠台灣城市之美,以迄於這次以醫者之心、詞人之情,刻繪人生處境,都顯現了他創作的專一和用心,也讓我們看到他為台語歌謠傳承和境界提升所做的努力。 

在本次音樂會中,作為主軸的《人生七章》應屬最令人矚目的全新力作。《人生七章》以七首十四行歌詩,寫每一個人從生到死都必然要面對的處境和心境,在有限的十四行之中,陳維斌以「生」、「路」、「厝」、「病」、「愛」、「老」、「死」等七種人生處境為題,逐一詮釋「愛」的七種面向,既是他人生七十的深刻感悟,也是我們都得行踏、都得思考的生命課題。七首歌詩,猶似七面鏡子,鑑照人生的甜蜜與苦澀、經歷與轉折、體悟與超脫,容得我們細細品味這七杯人生美酒。 

從台語歌詩的創作來看,《人生七章》不僅只是歌詞,也是已有傳統的台語歌詩的另一個突破。英詩傳統中,「十四行體」(Sonnet)或譯為「商籟體」,以十四行詩句構成,押韻與字數均有嚴謹限制。陳維斌嘗試特屬於台語歌詩的十四行體,溶入台語八聲,就是值得期待的新路,既拓展台語歌詩的表現形式,也呈現台語歌詩的聲腔之美,經由作曲家余忠元譜曲之後,在這場音樂會中呈現,想必更能彰顯台語歌謠的新境界。 

這場音樂會的另一個亮眼之處,則是尾章〈formosa-麗〉的大合唱,陳維斌別出心裁,在歌詩第一句就以「Formosa」的讚頌之聲登場,唱出對台灣這座美麗島嶼的愛。以真情寫人生,用真心愛土地,正是這場音樂會最最動人心弦的所在。 

2022/02/08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不妨一讀

序林彧第五詩集《嬰兒翻》

  在破折中翻身 序林彧第五詩集《嬰兒翻》 向陽   一、      這是林彧的第五本詩集,距離前一本詩集《戀愛遊戲規則》 ( 台北:皇冠, 1988) 出版,已有二十九個春秋。這將近三十年間,詩人林彧何以嘎然斷弦?這黃金一般的三十年歲月,林彧的輟筆,讓喜愛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