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

讀黃春明第一詩集《零零落落》

 率真之詩,動人之景

:讀黃春明第一詩集《零零落落》

向陽 


小說家黃春明最近推出第一本詩集《零零落落》,收入他歷年發表的詩作成書,受到詩壇與閱讀市場相當大的矚目。小說家寫的詩和詩人寫的有何不同?有何特色?乃至於書名為何取名為「零零落落」?都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。 

關於書名「零零落落」,黃春明在本書〈自序〉中開門見山就說:「本詩集訂名『零零落落』,其實是怕人指指點點挨批,只好先不打自招。」他說到年輕時寫的詩被詩友認為「太白」,後來讀到林良的童詩,詩心復活,重拾信心,方才開始寫詩投稿;他也說,別的詩人的詩集都有主題、中心思想,而他的這本詩集收入的詩則「有如天上的星星,有亮的,有淡淡的,有近有遠,各自獨立。所以看起來就是零零落落。」 

這當然是自謙之詞,這本詩集收入的詩,發表時間從一九九一到二一一共二十一年,得七十四首,一年約發表三到四首,並不為多,說明了黃春明的詩作發表量看似「零零落落」,創作態度則相當謹慎,必有所感,方有所作。他在〈自序〉中提到寫作〈因為我是小孩〉一詩,靈感來自剛學會走路的么兒在月夜下的童心童語:「月亮是我的朋友」、「我給她星星」、「我給她白雲」,就可知道他的詩是有主題、有中心思想的。 

這個主題和中心思想,在本詩集中一以貫之的,就是「童心看世界」。黃春明筆下的詩,多半以童心出發,通過孩童的眼睛觀看外在的世界,〈因為我是小孩〉之外,〈仰望著〉寫仰望星空的孩子對著夜空說:「媽媽──您到底是哪一顆?」;〈有一個小孩〉寫村野中的小孩光著屁股唱歌:「歌繞著小孩/ 小孩繞著歌/ 他們纏在一起玩/ 聽著聽著/ 這個世界好像只剩下/ 那個小孩在那裏唱歌;通過孩童的眼睛看到的〈黑夜〉是「一隻黑貓」,傍晚被拋出屋外,「把這一天的日曆喧染成黑頁」,晨風來時,黑夜又濃縮,「縮成一隻黑貓/ 趴在門口睡著了」──滿溢童心,充滿童趣,語言率真,毫不造作,正是黃春明詩作的特色之一。 

其次,作為小說家,黃春明的詩作也展現了不同於詩人的敘事手法,他擅長以場景和場景的置換進行敘事,營造情境。以收在詩集中的名作〈龜山島〉為例: 

每當蘭陽的孩子搭火車出外

當他從車窗望著你時

總是分不清空氣中的哀愁

到底是你的,或是

他的

 

龜山島

蘭陽的孩子在外鄉的日子

多夢是他失眠的原因

他夢見濁水溪

他夢見颱風波蜜拉、貝絲

他夢見你---龜山島

 

外鄉的醫生教他數羊

一隻羊、兩隻羊、三隻羊

四隻濁水溪

五隻颱風

六隻龜山島

 

龜山島

每當蘭陽的孩子搭火車回來

當他從車窗望見你時

總是分不清空氣中的喜悅

到底是你的,或是

他的

詩分四段,每段一個場景,四個場景置換下來,宛然一部微電影。第一段呈現蘭陽的孩子離家北上,坐在火車上,臉上帶著哀愁,看著車窗外的龜山島的畫面;第二段,場景置換為外鄉工作的蘭陽孩子思鄉的夢境;第三段,寫夢醒後失眠的蘭陽孩子數羊的畫面;最後一段則寫蘭陽的孩子返鄉,望見龜山島的雀躍心境──這首詩之所以動人,不是因為意象,而是以敘事手法召喚讀者的想像與共鳴。他如〈菅芒花〉、〈茄子〉、〈我是風〉〈紅燈下〉等,也都是以敘事手法表現動人之景的佳篇。 

黃春明的詩,是率真之詩,多用日常口語寫出,以童心展開詩的想像世界,純樸而又充滿童趣;黃春明的詩,也以小說敘事筆法見長,透過場景、情節(有時是對話)和鏡像的置換,呈現動人之景,可以觸發讀者共鳴。這是一本看似「零零落落」,實則詩篇相互貫串,富含深刻情境的詩集。

2022/07/23聯副【書評‧新詩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不妨一讀

序林彧第五詩集《嬰兒翻》

  在破折中翻身 序林彧第五詩集《嬰兒翻》 向陽   一、      這是林彧的第五本詩集,距離前一本詩集《戀愛遊戲規則》 ( 台北:皇冠, 1988) 出版,已有二十九個春秋。這將近三十年間,詩人林彧何以嘎然斷弦?這黃金一般的三十年歲月,林彧的輟筆,讓喜愛他...